已经安放在刘家大院内的神道碑
一块位于省工贸学校门口的神道碑,引出了一名清朝一品官员的故事。近日因甘洪公路拓宽改建,这块神道碑刚好位于拆迁改造范围内,为保护这块碑,昨日,它正式落户三坊七巷光禄坊34号刘家大院内。
据介绍,神道碑的主人叫林绍年,福州人,是当时清末非常正直敢言的名臣,曾经冒死上书反对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慈禧死后,当上了正一品军机大臣。
昨日,记者在刘家大院内看到这块神道碑。石碑上刻着“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经筵讲官弼德院顾问大臣予谥文直闽县林公神道碑铭”。
三坊七巷管委会工作人员说,林绍年的故居原在福州三坊七巷衣锦坊酒库弄。不过,早在20年前就拆迁改造,现在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所以暂时只能把神道碑安放在刘家大院内供人参观,他们也将整理一些资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福州这位名臣。
记者咨询了福州市考古队高建斌副研究员,他说,碑文里主要是记载林绍年的生平。在《清史稿》中可以查到关于他的一些内容,林绍年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军机大臣,但只做了一年就因为正直而得罪权臣退出军机处。目前,林绍年的墓还没找到,应该就在神道碑出现的附近。
此外,《清史稿》中还记载了,1904年2月,日本与沙俄开始了争夺朝鲜及中国东北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而且战场就设在东北。对于这场战争,清政府选择了沉默,这引起国内不满,立宪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林绍年就是其中的一员。1904年3月,他任贵州巡抚,和时任云南总督的丁振铎联名电奏朝廷,呼吁立宪。这次电奏并未引起朝廷重视,第二年8月,他又接连两次上奏。
据鼓楼区文体局蒋书介绍,按照清朝规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死后才能配建神道碑。这块碑上记录了林绍年的生平事迹,是清朝名人陈三立在林绍年死后三年为他撰写的。碑体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